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,好消息不断传来:前9个月,乌鲁木齐新设各类市场主体63675户,同比增长38.6%,前三季度,乌鲁木齐航空口岸国际客运增长迅猛,国际客运航班达到1868架次,同比增长2倍……发展“丰”景展现产业“蝶变”。连日来,乌鲁木齐晚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企业、车间、工厂走访调研,深入了解乌鲁木齐扭住自主创新“牛鼻子”,企业加快研发、大项目接连落子、新产业不断崛起,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生动实践。
近日,走进双钱集团昆仑轮胎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,数十台桁架机器人正在空中“行走”,地面上,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炼胶、敷贴等工作。
在这座被分为空中和地面两层的厂房,每道工序都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,工人们作业所需的所有物料制品,均由智能机器人供给。9月,这家工厂实现了19.1万条轮胎的企业月产历史峰值,其中每4条轮胎中就有1条出口到国际市场。
公司国贸二部副部长朱慈华说,借助乌鲁木齐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、市场优势、政策优势等,昆仑轮胎积极开拓中亚、东南亚、美洲、欧洲市场,其中在中亚和东南亚市场实现全覆盖。
订单量4623辆、出口量3007辆,出口量占订单量的65%。这是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今年以来的一组数据。今年5月,该公司10辆新能源重卡汽车有序下线并交付,填补了新疆区域新能源商用车型生产空白。8月,该公司又生产了20辆清洁能源甲醇重卡汽车。
如今,在乌鲁木齐,越来越多的像昆仑轮胎、陕汽新疆公司这样的企业正着力增强“看家本领”,把制造业做实、做优、做强。
在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的库尔勒酒厂,经过清洗、灌装、封盖、包装等工序,一箱箱易拉罐包装的乌苏啤酒走下生产线,“奔”向广阔的市场。
该生产线绝大部分设备采购自国内,整线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,每小时可生产拉罐啤酒2.4万罐。全生产线只需5名操作工即可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,实现了生产要求与设备的最大融合,同时满足产能和质量要求。
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姜涛说,这条生产线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拉罐产能,对于推进企业产能优化升级,满足中高端产品快速增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。
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“新”与“质”。“新”是指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以新技术、新经济、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。“质”,是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,通过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性、颠覆性技术突破,来实现生产力跃升。
如今,乌鲁木齐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。
在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生产车间正在满负荷运转。一束束银色原丝经过预氧化、低温碳化、高温碳化等流水线工艺,从银色变为黑色,成为新材料行业里的“黑色黄金”——碳纤维。
“这条生产线,实现了新疆碳纤维产业‘从0到1’的历史性突破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游介绍,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%,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、风电光伏等领域,应用前景广阔。
一批新能源项目乘势而上、蓬勃发展。近日,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3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其中新能源项目27个。新疆两个新能源项目同步开工,分别是乌鲁木齐6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哈密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。
乌鲁木齐60万千瓦光伏项目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,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。国能在此投资的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,预计今年底并网发电;新建60万千瓦光伏项目与正在建设的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毗邻,预计2024年年中并网发电。
“在米东区北部沙漠建设的光伏项目,总投资预计74亿元,占地约10.5万亩,年发电量约28.5亿度。”国能乌鲁木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小地说,项目所发绿电将全部输送给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(工业区)使用。
借“风”而上,乌鲁木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。截至目前,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已建成57座风电场及6座风电汇集站,风电及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63.5万千瓦,2022年各风电场发电量约为81.4亿千瓦时。
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,在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,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。
今年以来,乌鲁木齐氢能利用产业项目相继签约,推动乌鲁木齐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上提速升级。隆盛达综合能源站、氢通氢燃料电池、国富氢能等一批氢能项目加快推进,快速提升氢能科技创新水平,产业投资能力也将随着产业链的完善进一步放大。
近日,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2500立方米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项目,实现全氧冶炼、煤气自循环工艺全线贯通。
这个世界首座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项目,将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近100万吨,相当于在新疆再造一个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。
逐“绿”前行,企业驶向的是更加广阔的“蓝海”。聚焦自治区“八大产业集群”,乌鲁木齐市通过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冶金、建材、化工等传统产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活动,引导重点企业用能设备能效水平提升,擦亮绿色发展底色。
在升晟股份有限公司的变压器车间,工人正有序对各类变压器产品进行组装和检验。车间另一边,两名工人正使用气悬浮起重设备搬运准备交付客户的变压器成品。
公司副总经理肖立东说,公司主要原材料均可回收、再利用,每年公司再利用100多吨钢材料,可节约变压器油品43吨。
来自市工信局(大数据发展局)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上半年,乌鲁木齐市创建绿色工业园区2家,绿色工厂25家,绿色设计产品7家,绿色供应链管理5家,涉及机械、电子、食品、纺织、化工、生物医药、有色金属等行业。
乌鲁木齐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,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工业发展各领域,释放全领域数据价值,提高全过程生产效率、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,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。
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,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,工人只需操作仪器和调整技术参数,就能让高端纺织机械的每个生产环节环环相扣。公司对新型梳棉机等产品完成了工业4.0智能化升级,生产效率和纱线质量更高,纺纱成本再降。
公司副总经理杨巧云说,升级版的新款智能型梳棉机可确保纤维的充分梳理,产量还能提高18%;升级版的多仓混棉机,除杂率提升了6%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“乌鲁木齐制造”插上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翅膀,转型“乌鲁木齐智造”,让装备制造业实现“加数前行”,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升级、融合化创新。
今年发布的《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(2022)》显示,2022年,新疆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446.41亿元,其中,乌鲁木齐产业数字化占全疆的28.8%,乌鲁木齐市的产业数字化规模以绝对优势位于第一梯队。
乌鲁木齐还大力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,积极培育未来产业,努力形成绿色数字新动能所要求的更强大资源配置能力、更先进生产制造能力和更高效生产组织体系。
今年,数字新疆产业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正式揭牌。由此,乌鲁木齐迈出了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、助力产业建圈强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。
智能制造、绿色发展,在一项项创新突破中,乌鲁木齐不断提升着本土制造的高度,在新的高度挺起乌鲁木齐现代化建设的产业“脊梁”。